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叶子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成为各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全油气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为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准噶尔盆地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气产区,其超深层油气勘探工作在全油气理论的指导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为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全油气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早在20世纪70年代,含油气系统概念的提出,对世界范围内的油气勘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众多卓越的石油地质科学家在不断的实践研究中逐步丰富其概念内涵。然而,随着勘探技术及油气系统理论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发现,突破了经典含油气理论“源外顺藤摸瓜的”找油理念,含油气系统理论面临重构的挑战。
新疆油田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探区钻井现场。(图片据新疆石油报资料图)
有鉴于此,全油气系统概念理论在我国应运而生。全油气系统概念突破了传统油气系统“从源到圈”的研究思路,从“源储耦合、有序聚集”的新视角探讨常规、非常规多类型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系统揭示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藏之间的内在成因联系,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全油气理论是在传统油气地质学基础上,结合现代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力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成果,形成的一套全新的油气勘探理论体系。该理论强调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与保存的全过程,以及油气系统与地质构造、沉积环境、水文地质等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全油气理论的提出,为油气勘探提供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论基础,推动了油气勘探技术的进步和勘探效率的提高。
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进入新时代
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境内,介于天山山脉与阿尔泰山脉之间,是我国重要的叠合含油气盆地,具有复杂的地质构造和丰富的油气资源。盆地内发育有多个油气生成中心,油气藏类型多样,包括常规油气藏和非常规油气藏。
随着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准噶尔盆地的油气勘探取得了显著成果,尤其是在深层和超深层领域,以及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
近年来,勘探工作逐渐向深层—超深层领域推进,目标由浅层常规高效油气藏转变为深层非常规致密油气藏,但超深层油气勘探却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常规油气藏、致密油气藏、页岩油气藏等,表现出“品位低、埋藏深、发现难、动用难”的特点。
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开发现场。(图片据新疆石油报资料图)
2012年,新疆油田跳出断裂带老油区,在玛湖凹陷发现了源上10亿吨砾岩大油区,成为中石油近10年来的石油最大发现,已建成年产300万吨大油田。近源勘探发现了吉木萨尔芦草沟组页岩油区,成为储量产量增长的新阵地。
“十三五”以来,勘探从浅层走向深层,探井井深逐年加深、深层—超深层储量占比逐年升高,油气发现涌现多次“高峰”。
“十四五”全国油气资源评价阶段成果显示,准噶尔盆地已进入“中下组合、深层—超深层”新时代,准噶尔盆地下凹、近源多井连获高产、轻质油气,深层—超深层展现巨大勘探潜力。
全油气理论在准噶尔盆地的应用
玛湖凹陷是准噶尔盆地最重要的富烃凹陷之一。经过多年的勘探,新疆油田跳出断裂带老油区下凹勘探,先后在西北缘冲断带、凹陷—斜坡区发现了克乌、玛湖两大百里油区,发现了常规及非常规多种类型的油气资源共存,形成了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共生全油气系统勘探局面。
该系统围绕独特的二叠系风城组碱湖烃源岩,发现了源内、源外两套全油气系统子系统,源外由烃源岩到圈闭,形成了完整含油气系统,发现了两大百里油区;源内常规—非常规油气“源储耦合、有序聚集”,受岩相控制,既发育常规砂砾岩、火山岩油藏,也发育源储紧邻的致密油及自生自储页岩油。
丰富的油藏类型及有序的空间分布,使玛湖凹陷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全油气系统经典实例,将全油气系统概念从理论推向了实践。因此,从全油气系统理论新视角总结玛湖凹陷油气富集规律,对于丰富该理论内涵、指导世界类似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另外,全油气理论强调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与保存的全过程,推动了勘探思路的转变。在准噶尔盆地,这一理论的应用促进了从传统的源外勘探向源内及近源勘探的转变,更加注重深层非常规致密油气藏的勘探。
新疆油田科研人员研究油气勘探开发面临的问题。(图片据新疆石油报资料图)
在全油气理论指导下,高分辨率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应用,提高了科研人员对深层地层结构和油气分布的认识,为超深层油气勘探提供了技术支持。采用全油气系统理念的勘探取得了包括南缘冲断带下组合天然气、西部坳陷风城组全油气系统、富烃凹陷周缘古隆起等新领域的突破。
全油气理论的应用还促进了勘探策略的优化,如在准噶尔盆地的勘探中,提出了“立足全区、决胜深层、常非并重、统筹推进”的勘探思路,指导了勘探部署的层次优选和潜力方向的分析。
全油气理论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勘探效果,通过系统总结准噶尔盆地新领域的油气富集规律,为未来勘探方向的选择提供了参考,有效指导了油气勘探工作,提高了勘探成功率。
总体来说,全油气理论在准噶尔盆地超深层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不仅推动了勘探理念和技术的更新,还促进了勘探策略的优化,开辟了全新的勘探领域,为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准噶尔盆地超深层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
在全油气理论的指导下,勘探团队在准噶尔盆地成功发现了多个超深层油气田,为我国油气资源的增加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冲断带下组合天然气勘探中获得高产工业气流,开辟了侏罗系厚层规模气藏勘探新层系。这一突破为盆地的天然气勘探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潜力区域;
在准噶尔盆地的山前带,如准北缘和准东南山前带,勘探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些区域的勘探成功为山前带的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在玛湖凹陷风城组全油气系统中发现了10亿吨级非常规新油区、在盆1井西凹陷和沙湾凹陷多口探井获得勘探新突破、腹部超深层二叠系—三叠系获得战略突破、阜康凹陷二叠系上乌尔禾组储量得到落实,这些深凹区地层的突破开启了盆地二叠系深层、超深层勘探的新征程,开辟了中央坳陷上二叠统盆地级重大领域。
新疆油田科研人员跟踪准噶尔盆地新三维采集进展及试采情况,加强资料录取工作。(图片据新疆石油报资料图)
这些突破不仅展示了准噶尔盆地超深层油气勘探的巨大潜力,也为未来的勘探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全油气理论深化和勘探技术创新前景广阔
全油气理论的发展和准噶尔盆地超深层油气勘探的突破,是中国油气勘探领域的重要成就。全油气理论的深化认识和准噶尔盆地勘探方向的纵深发展,为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从理论研究方面看,未来,全油气系统理论应跳出传统模式研究,加强配套技术研发攻关,特别是全粒序储层的一体化测井评价、全类型储层物性、粒度等关键控制因素的序列地球物理预测方法等。同时,仍需强化全油气系统宏观地质背景的丰富,例如盆地演化的动力学恢复、油气相态与地层温压场的耦合等研究。
准噶尔盆地作为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亚造山带的腹部,是西伯利亚板块、哈萨克斯坦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华北板块的交汇部位。这一特殊位置使得准噶尔盆地成为研究板块构造演化和多期构造活动的重要区域。作为陆上碎屑岩盆地石炭纪以来地层发育最齐全、信息最为完整的盆地,其深层探索尤为重要,除了传统化石能源的探索,同时还能研究准噶尔盆地辐射周缘各大板块地质信息,对推动板块构造研究意义重大,是深地科学探索的首选。
全油气理论的深化和勘探技术的创新,对于揭示准噶尔盆地等油气富集区域的成藏规律和富集机理至关重要。这一理论不仅有助于指导油气勘探向更深层、更复杂的地质结构拓展,而且对于发现新的油气资源、提高油气资源的勘探效率和成功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未来,全油气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勘探技术的不断创新,为新疆油田实施“2121”四大工程奠定了理论技术基础,准噶尔盆地超深层油气勘探将取得更多的突破和发现,新疆油田也将迎来又一个跨越式发展巅峰,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