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来自瓜达尔的考察报告》(一)

2024-12-16  

认识我们的兄弟——瓜达尔
——“来自瓜达尔的考察报告”系列报道之一

  中国人喜欢把缔结的友好城市称为“姐妹城市”,这样显得亲近。
  而记者更想把克拉玛依市与瓜达尔区这对友好城市称为“兄弟城市”。
  因为这两座城市的拥抱,并不只是为了今后能够串串门,聊聊天,互相夸一夸对方的新衣服挺好看。他们各自都有着自己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他们都想干一番造福子孙、泽被后世的大事业。
  克拉玛依不必多说,他的历史使命是实现城市转型——从以石油石化产业为绝对经济支柱的资源型城市,转变为多业并举的综合型城市。今天的克拉玛依,是一个开拓式的奋斗者。
  而瓜达尔呢?

瓜达尔也是一座雄性的城市

  克拉玛依是一座以“石油”来命名的城市,瓜达尔是一座以“风”来命名的城市。在当地的乌尔都语中,“Gwadar”是“风之门”的意思——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被瓜达尔北部的山脉阻挡,形成了这片除了沙漠就是戈壁的回风区。
  自古以来,他像一峰饥饿而干渴的骆驼,枯瘦到几乎没有了驼峰——8.5万的人口中,65%以上是驾着不到10米长的小渔船在近海打渔为生的渔民。他们用渔获换取生活必需品。
  这峰缺乏营养的骆驼因无力而安静地躺卧在干旱炎热的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俾路支省的西南端,尽管美丽的阿拉伯海如多情的少女般紧紧依偎着他。
  但他注定要做一条硬汉,成为撑起巴基斯坦美好未来的擎天一柱,这既是地球沧海桑田之后给予他的天赋,更是巴基斯坦“亚洲虎之梦”赋予他的使命——
  瓜达尔最为全球瞩目的身份不是正规文件上使用的“区”,而是“港”——一个风平浪静、没有冰冻期、水深达15米的深水良港。
  他坐落在波斯湾的咽喉位置附近,欧洲和非洲通往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主干航线都要经过这里。更为重要的是,瓜达尔距全球石油供应主通道——霍尔木兹海峡只有400公里,全球40%的石油航运要从这里经过。2015年,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60%。这其中,有60%的石油航运要走霍尔木兹海峡。
  喜欢看国际新闻的读者对上面这段话中的几个地理名词和功能一定非常熟悉,因为它们是国际经济和国际政治的焦点地带,是全球最重要的能源运输节点。
  瓜达尔就处在这个焦点和节点上。这种天然的地理、经济和政治的地缘优势,并非新加坡可以比拟。而新加坡就是依靠深水港做转口贸易起家,进而一跃成为发达国家的。
  众多巴基斯坦的经济学家认为,瓜达尔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化的海滨城市。对于目前人均GDP只有1333美元的巴基斯坦来说,瓜达尔成为这个国家实现梦想的发动机的可能性非常大。
  上述预期的风向标是什么?
  投资。
  瓜达尔区政府主席巴博·古拉布告诉记者:“已经有不少来自卡拉奇等相对发达城市的商人在瓜达尔购置不动产了。”

中国春雷唤醒蛰伏的瓜达尔

  自从巴基斯坦1958年从阿曼手里买回这片12637平方公里的贫瘠土地之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一直以“化外之地”的身份蜷缩在西南一隅:几个小渔村紧紧地围绕在唯一一座小码头旁边,渔民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巴基斯坦人并非没有意识到瓜达尔的重要战略地位。1964年,巴基斯坦政府就决定把瓜达尔建成港口。
  巴基斯坦最大的港口城市是卡拉奇,但卡拉奇距离与巴基斯坦并不友好的印度太近,发生紧急情况时,很容易被印军封锁。而瓜达尔距离巴印边境最近距离有775公里,具备足够的战略纵深。
  但要独立开发建设瓜达尔,目前的巴基斯坦尚且力不从心,更不用说20世纪60年代了。
  随后的近四十年当中,前苏联政府和美国的Uncol、福布斯等一些大企业都曾试图染指瓜达尔。但因为阿富汗热战、美苏冷战或者是美国企业“霸王条款”导致的巴基斯坦民间反美浪潮等因素纷纷半途而废。
  真诚的朋友是北面的邻居。
  1999年,穆沙拉夫总统执政后,请求中国政府援建瓜达尔深水港项目。中国于2001年作出了援建决定。当年8月,中巴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瓜达尔港项目一期工程融资协议。从2002年中国着手建设之后,瓜达尔开发项目开始得以全面推进。
  2007年3月港口建成后,由新加坡港务局通过国际招标中标后负责运营,但运营效果令巴基斯坦政府很不满意。
  经过一系列磋商,2013年2月18日,巴基斯坦瓜达尔港运营权正式转交中国企业——中国海外港口控股(巴基斯坦)有限公司。

下机伊始瓜达尔

  飞机降落过程中,瓜达尔的全貌逐渐清晰——
  一段长约5公里的自然形成的海堤伸入阿拉伯海,在海堤的尽头,堆成了一块形似锤头的小岛,这小岛阻挡着海浪的冲击,让锤头与大陆之间形成了一处鬼斧神工般的港湾——任尔风吹浪打,舰船稳如泰山。
  瓜达尔机场候机平房的占地面积,大致有克拉玛依任何一所小学的体育馆的一半那么大,四周环绕着酷似魔鬼城的雅丹山丘。
  从飞机的舷梯下来,沿着长满骆驼刺的沙土路走出机场,如果没有耳畔乌尔都语的点缀,完全就是置身风城油田的感觉。
  车行不到5分钟,性急的记者赶忙询问前来迎接考察团的瓜达尔区发展局职员:“市区什么时候到?”
  职员指着车窗外零星散落在戈壁滩上的土块垒成的平房说:“哝,这就是市中心。”
  一个不足15平方米的蔬菜店旁边,挂着两片宰杀好的羊肉,尽管距离10米开外,还是能清楚地看到一大群苍蝇围着羊肉快乐地飞舞。
  前行50米,一座三面墙的土块房里,中规中矩地垛着大约5吨水泥,后来才知道,这是瓜达尔最大的建材商店。
  渔船安静地抛锚在沙滩上,它们的旁边,站满了身穿巴基斯坦传统袍服的渔民,他们脸上洋溢着淳朴的笑容,向车里的中国客人羞涩地挥着手,一位小男孩甚至跳起了俾路支传统的舞蹈。
  一个90度的转弯。职员眼中闪出了兴奋的光芒:“港口!中国朋友为我们建的港口!” 
  四座橘红色的龙门行机骄傲地高耸在阿拉伯海边,与周围灰黄色的地貌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在下飞机后二十分钟的车程里,记者第一次从中世纪的感觉中走了出来——这是一个拥有无限发展潜力的地方。
  记者也因此而学会了第一句乌尔都语:“CHINA ZINDABAD(中国万岁)!”
  以上这些,就是我们的兄弟——瓜达尔的大概身世和外貌。在后面的篇章当中,将会向您全方位地介绍这位兄弟的“家境”、“性格”、“优缺点”以及两兄弟联手的愿景。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克拉玛依能从双方的务实合作中得到什么?请留意下一期的报道《瓜达尔——打造“世界石油城”的新平台》。

作者:刘亚峰
本期编辑:方伟秦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