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散文丨读懂通渭

2024-12-03  

  ●黄重文(建设银行克拉玛依分行)

  书画长廊数十里,通渭文明五千年。要读懂“书画之乡通渭”,就得去通渭看看。

  在中国文化艺术界,通渭有响当当的名头,有很多文人雅士都喜去通渭进行文化淘金和采风。远的有贾平凹、张贤亮、杨晓阳等中国当代文化名人,近的有克拉玛依作协主席申广志、书协副主席王纪林。申广志还曾写了一组诗褒奖通渭。

  “通渭现象”在中国走红很多年了。书画界提到通渭,就如科技界提到深圳,经济界提到上海,又如四大发明提到中国,金字塔提到古埃及,很耀目、很响亮、很生动。

  “人间繁华在长安,世上书香数通渭”。这是著名作家张贤亮先生对“通渭现象”最立体、最丰满、最贴切的勾画和概括。仔细玩味,这诗句中冒着烟火和雅趣。

  我在新疆克拉玛依工作,老家在通渭,因此对“通渭现象”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我一直想回通渭老家走一走看一看。幸好今年8月有时间,加之“通渭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暨招商推介大会”在这个时间段举办,我就早早预订了机票。

  到通渭那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放眼望去,天地之间通通透透。办完入住后,我到街上闲逛,沿途看到了很多书画装裱店、创作室、文房四宝专卖店,每个小巷里都有与书画有关的门面房,标识或宣传语。街头所有铺面或小店,都用书法题名。通渭广场聚集了很多人,有人在载秧歌舞,有人在唱通渭小曲,一种复古的文化情调和田园乐趣扑面而来。

  到通渭第二天,我去了悦心国际书画城,通渭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暨招商推介会已经开始了。由于全国各地到通渭的艺术家太多,悦心国际书画城的展位不够,便在外边街道上搭了几百顶帐篷,书画节期间只需缴费300元,每个外地或本土的书画嘉宾,就都有了展示作品的平台。

  在悦心国际书画城门前的宣传栏里,我看到有上百名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的理事和会员参与盛会,其中不乏名家。与我一起看报刊的一位女士告诉我,这几年通渭艺术节,中国书画界的头面人物和大艺术家几乎都来过。

  来自山东孔孟之乡的中书协会员张光玉,曾在清华美院进修,半生潜心修“二王”,又追怀素狂草,书写兰亭序,借张旭的奔放之功,偷王觉新顿挫之力,巧用怀素线条之美,摄入傅山盘绕之趣,掺合祝允明辣拙之味,他的作品在通渭书画界很受市场欢迎。我买了一幅他写的《兰亭序》,他夫人很懂得礼仪和经营,又赠送我一幅斗方。文化之乡的人好像都懂得“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

  在通渭悦心书画城,我见到了当地的一位青年书画艺术才俊牛成选,他是一名退伍军人,凭着多年对书画艺术的挚爱,勤学苦练书画,年纪轻轻已是中美协会员,在全国美展中屡获大奖,是通渭中青代书画从业者中的翘楚。这次通渭书画艺术节,他举办了朱子家训主题书画展。

  我还见到了一位通渭本土的书法创作者张维明。他今年75岁,从小钟情于书法,写了大半生,以楷书为主,兼修行草,不论哪种书体,都掩饰不住一撇一捺的苍劲和功力,特别是他写的蝇头小楷,仔细端摩,字字精准,整幅字浑然一体,堪称民间书画大家。

  在通渭,像牛成选、张维明这样的人还很多。有的拿起铁掀是农民,拿起毛笔是书家。通渭不仅大人沉浸书画,而且小孩子也受到熏陶,从小展露天分。每次通渭书画艺术节,都有少年儿童作品展出。通渭流传一句话“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我们不单能看到通渭的书卷气,也能从这句话里感受到通渭人对书画艺术渗入骨髓的热爱。

  深入探究通渭的文化底蕴,纵向观之,其文化气息绵延不绝,一脉相承。而若从横向视角多维度剖析“通渭现象”,则能为书画艺术创作者带来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陇中大地,历史悠久,文脉畅通。尽管处在贫瘠的黄土高坡,但并未削弱通渭人的文化信仰,也未减少他们的精神富足感。他们崇尚耕读,习字作画,角色转换不拘场地,很多人随地能文能舞。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到通渭有感而发,创作了一副对联:“锄含云水笔含墨,耕罢梯田耕砚田”,真是概括到位。

  通渭是陇中的一个贫困县,干旱少雨,靠天吃饭,张承志先生写过通渭华家岭的贫困之痛,引得好多读者同情和泪目。也许正是因为贫穷,激发了通渭人的斗志,从而孕育出“耕读、坚韧、进取”的精神品质,铸就了“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四张沉甸甸的文化名片。

  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散文《通渭人家》曾获得中国优秀散文奖,他在书中是这样描写通渭的:“你可以出门穿的衣裳破旧,但不能不洗不浆;你可以一个大字不识,但中堂上不能不挂字画”,真是入木三分,写活了通渭人对字画的酷爱和高雅文化的追求。贾平凹先生把这种酷爱和追求,归结为通渭人“处处表现着他们精神的高贵”。

  如果说书画界有圣殿的话,那通渭无疑是中国书画界的圣殿之一。因为文化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强盛,物质的匮乏与贫穷逐渐被覆盖、被带动、被驱逐。这是一种事物的转换过程,也是相互促进的过程。

  借着文化兴国的春风,13年前开始,通渭每年举办一届通渭书画文化艺术节。以节为媒,以节促旅,带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人才培养。有关人员告诉我,通渭现在已有书画创作人员一万多人,而且还在不断扩大队伍。

  通渭人挖掘历史地脉,广播文化基因,多维度、多层次地广宣文化因子,带动地方文旅和经济发展。在重点推介通渭本土书画的基础上,通渭还举办了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展、甘肃省张芝书法展等展会。他们尽力把“蛋糕”做大做实,让通渭艺术界既有厚度又有广度。

  今年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通渭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暨招商推介大会代替了艺术节,说明通渭文化艺术的触角向经济方向进一步探索、延伸和拓展。不仅带动餐饮业、住宿业、旅游业等方面的经济发展,而且通过其他产业发展再转化,反哺文化产业发展。今年通渭将艺术节向文化产品推介方向倾力后,收效颇丰,根据通渭融媒公开报道,这次推介会,现场成功签约项目25个,总投资接近44亿元。

  这几年,有很多人在研究“通渭现象”,根据我的观察,我认为源头是通渭人骨子里对贫穷的不屈和抗争。通渭属于中华文化发祥地带,奋斗精神和“靠天吃饭”的客观环境造就了“通渭现象”的特殊土壤和条件。通渭出诗人,出画家,出书法家,也出院士。有一句话叫“会宁出博士,通渭出院士”。

  我庆幸生在这片土地,能从小耳闻目染通渭的文化气息。之前对通渭贫穷的嫌弃,在认识到这块土地精神和文化的富足之后,所有的记忆被正能量替代。也许这是作为通渭儿女心灵的蜕变。

  在这个温润的地方,我不禁想到了文化润疆,想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典故,想到了山东高密喊出的口号:“远学通渭,近学青州”的背景。我每走一步,都被通渭的文化气息震撼着、激励着、鼓舞着。我深深感受到,在通渭古老的大地上,千百年培育出的书香文化是通渭人的精气神,是通渭人的信仰,是新时代通渭精神文明的交汇点,同时也是通渭发出的一张文旅名片,是通渭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一个截面图和发力点。

  “通渭现象”这一文化瑰宝,是否能为新疆,尤其是克拉玛依的文化发展带来启示,成为推动文化润疆的他山之石,值得新疆及克拉玛依的文化界同仁深思。

责任编辑:张冰
本期编辑:马超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