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评论|数字化赋能让便民利企服务再升级

2025-04-07  


●胡溪文羽

  近期,克拉玛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出的食品经营许可“远程核查”模式,以及白碱滩区试点推行的“一码集成”信用码,成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践中的两大亮点。这两项举措以数字化手段破解传统行政服务痛点,为个体经营者减负增效,为居民消费注入信任保障,彰显了“放管服”改革在基层治理中的实践智慧。
  在传统行政审批流程中,现场核查环节因人力、时间成本高昂,常出现审批周期延长现象,成为市场主体办事的“堵点”。克拉玛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低风险食品经营项目创新推出的远程视频核查模式,不仅大幅缩短了审批时间,更通过“非接触式”服务减少了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实现了行政效率与群众满意度的双提升。
  远程核查的推行实质上是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缩影。借助数字化技术,行政部门突破了传统监管的时空限制,既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也优化了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
  在提升审批效率的同时,如何保障监管的精准性与透明度,是“放管服”改革中的另一核心命题。白碱滩区推出的“一码集成”信用码不仅打破了监管信息与公众之间的壁垒,更将社会监督纳入治理体系,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公众参与”的共治格局。
  信用码的应用,标志着监管模式从“事后纠偏”向“事前预防”的转变。借助信用码,监管部门可快速识别风险点位并精准施策;消费者因为信息透明化增强了市场信任;经营者则减轻了合规成本,愿意主动提升服务质量。
  笔者认为,克拉玛依市的两项行政创新举措,源于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改革思路。远程核查直击企业“办事慢、跑腿多”的痛点,通过流程再造实现“数据跑路”替代“群众跑腿”;“一码集成”信用码则回应公众对消费安全的关切,以信息公开推动信任重建。二者共同体现了“放管服”改革中“放”的智慧、“管”的精准与“服”的温度。
  从“来回奔波”到“指尖办事”,从“信息孤岛”到“一码通查”,克拉玛依的实践不仅重塑了政府、市场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更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未来,随着更多“微改革”的叠加与深化,克拉玛依必将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责任编辑:景璐
本期编辑:高楠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