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书记谈铸牢 |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克拉玛依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7-08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副主任、二级巡视员 王晓林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是建立在相互依存的经济基础、兼容并蓄的文化基础、团结统一的政治基础之上的,就经济范畴而言,不断推进各民族物质文明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工作。市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积极融入党中央赋予新疆的“五大战略定位”,锚定自治区党委赋予克拉玛依高质量发展“第一梯队”使命定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物质文明建设为抓手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共识,深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统筹推进“十四五”规划实施和“十五五”规划编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绘就物质文明发展蓝图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克拉玛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稳步实施;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编制克拉玛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各类专项规划主线,提出深入实施文化润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宗教和社会和谐等内容。

  2024年,克拉玛依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300亿元,达1327亿元,人均GDP高达27.14万元,超过高收入国家门槛,长期稳居新疆第一、全国前列,工业化率70%、城市化率99%,以占全疆不足1%的人口贡献了显著经济增量,成为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克拉玛依市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儿童友好城市,成为全疆首个上榜城市;成功列入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名单,成为全疆唯一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荣获“中国领军智慧城市”大奖,成为全疆唯一“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展现了稳定的经济增长实力和高度的现代化城市品质。

  二、加快构建“一主多元”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物质文明发展路径

  作为国家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和新疆重点建设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当前克拉玛依石油石化产业稳步发展,油气当量突破1800万吨,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9.8亿元,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1%;生产原油1493.1万吨、天然气53.9亿立方米、乙烯121.8万吨,加工原油690.1万吨,分别占全疆45.3%、12.8%、65.3%和36.7%,累计为国家生产原油4.6亿吨、天然气921亿方,持续巩固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战略地位。

  同时,克拉玛依市多元产业快速发展,2024年规模以上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8.4%、71.8%、11.5%。新能源产业规模发展,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刷新纪录,“十四五”期间累计建成装机规模470万千瓦,年均增长177%,2025年在建装机规模620万千瓦,将建成千万千瓦级能源基地。电源结构持续优化,“十四五”期间电源装机容量、新能源装机容量分别增长104.2%、836.4%,清洁能源占比由12.5%提高至57.1%,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95.7%,占总发电量的20.8%,已建成220千伏变电站5座。

  克拉玛依市算力产业蓬勃发展,智算规模达1.3万P,成为全疆首个智算规模超万P的城市,并加快实施云计算产业园智能算力产业集群绿电直连试点改革。捕捉低空经济行业风向,无人机生产制造拉动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9.7%,成为制造业新的增长点。投资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装备制造投资分别增长103.9%、216%、156.9%,彰显传统工业城市向现代化多元产业强市的跨越式转型发展。

  三、谋划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物质文明发展基础

  精准把握政策导向,前瞻性布局重大项目库,紧密对接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重点投向,深度谋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促发展的重大项目。动态完善“十四五”重大项目储备库,入库项目达789个,总投资逾1895亿元,涵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十四五”期间累计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各类上级资金项目288个,获批资金166.4亿元(较“十三五”增长53.7%),创历史新高。

  一批事关全市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新疆油田2×660兆瓦超超临界煤电一体化项目、克拉玛依机场一期改扩建工程等项目获批实施;克拉玛依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结束克拉玛依没有高等级变电站的历史;加快推进新疆油田光伏制氢项目、水发集团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和白碱滩区油氢综合能源站项目,克石化公司纯化加压装置启动建设,304路氢能公交车辆交付。引进晶品12GW高效单晶硅棒及硅片、碳和水冷数据中心、逸普新材料年产72万吨差别化聚合物新材料、科比特无人机整机生产等一批重大项目,实施《克拉玛依市产业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试行)》。成功举办自治区首届产业援疆集中推介会,签约投资金额518亿元,经济发展活力不断释放,各民族共同繁荣之路越走越宽。

  四、织密兜牢民生保障网,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物质文明发展共识

  “十四五”期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红山湖小学初中等重大民生工程开工建设,有力支撑了区域协调发展和民生福祉改善。持续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市老年养护院、克拉玛依托育中心项目建设,将适儿化改造项目纳入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同步推进,克拉玛依区打造最美上学路、新增3家社区托育中心、39个老旧小区增设适儿化改造;独山子区打造口袋公园儿童游乐设施3处;白碱滩区谋划申报儿童友好公园项目2个,儿童友好图书阅读区改造项目3个;乌尔禾区开展恐龙公园改造提升项目。

  克拉玛依市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城市,新建、改造口袋公园76个,新增绿地3.1万亩、开放共享绿地3处、绿道绿廊6公里,全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0.7%、绿化覆盖率44.2%;建成公共充电桩和专用充电桩611个,快充充电桩占比达58.3%,满足市民绿色出行多元需求。持续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全市现有政策性储备粮总规模达48616吨,成品粮储备2250吨,确保7天以上的市场供应量。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17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3527元,位居全疆第一,推动民生改善走深走实,彰显出更有“质感”的幸福和更有“温度”的发展。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归宿。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产生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实践。克拉玛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继续深入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物质文明建设实践路径,推动各族群众在经济领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共同富裕物质基础更加巩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改革发展工作的各个领域,实现各族人民共建美好生活、共享发展成果、共促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责任编辑:王雯婧
本期编辑:腊洁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