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油地共生谋发展 聚力同行向未来——采油二厂坚持油地协同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纪实

2025-07-10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张佳佳    

  在广袤的新疆大地,石油工业与地方发展的深度融合奏响了一曲动人的和谐乐章。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始终秉持富民兴疆理念,以油地协同发展为纽带,在促进发展共享、深化人才共育、推动协同共治、强化融合共建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书写了油地共生、聚力同行的崭新篇章。

发展共享:

产业链延伸

激活地方经济新动能

  采油二厂党委深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地方的支持,而企业的壮大也理应反哺地方。为此,该厂聚焦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通过一系列举措,助推石油化工、石油工程基础服务业及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崛起,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以此带动所在地区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18家外地承包商受当地良好营商环境吸引,纷纷在本地注册。它们的加入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更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成功解决了千余人的就业问题,让众多家庭实现了稳定增收。其中,科力新技术公司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最终在北交所成功上市,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颗璀璨新星。

  过去5年,采油二厂生产创收高达523亿元,为地方贡献财税162亿元。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更是油地携手共进、共享发展成果的生动体现。如今,地方经济活力四射,百姓生活蒸蒸日上,油地双方在发展共享中实现了互利共赢。

人才共育:

创新机制

培育多元人才队伍

  人才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采油二厂充分发挥“政企一家”的历史传承和独特融合优势,创新推出“政企共培+师徒传承”双轨机制。通过双向挂职、多维历练的方式,为干部人才提供广阔的成长平台,与政府联合培养出58名优秀干部,在岗位上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少数民族员工培养方面,采油二厂严格遵循全覆盖原则,实施“1+N”结对帮扶工程。在这一工程的推动下,该厂员工技能鉴定通过率大幅提升至98%,高级工占比更是突破90%。

  陈其亮与叶尔麦克这对师徒的故事,是这一工程成效的最佳注脚。叶尔麦克在师傅陈其亮的悉心指导和自身努力下,快速成长为“技能大师”,激励着无数员工奋勇向前。这种人才共育模式,不仅提升了员工的专业技能,更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为油地协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协同共治:

多方联动

织密平安治理网络

  维护社会稳定是发展的前提。采油二厂积极响应地方“网格化+数字化”治理模式,以“平安企业”创建为重要抓手,深化“四下基层”工作机制。该厂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每周下沉一线,主动排查矛盾隐患,从源头防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将不稳定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

  同时,采油二厂常态化开展“法治进班组”活动,组织反诈、禁毒教育等活动68场次,并承办克拉玛依市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推进会。此外,采油二厂还建立起“企警民”联防联控机制,与各方力量紧密协作,织密平安治理“一张网”。凭借扎实有效的工作,该厂获评“自治区依法治理先进单位”,为油地协同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融合共建:

多维互动

促进文化与情感交融

  采油二厂始终将融合共建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

  在助力脱贫攻坚方面,采油二厂先后选派16名优秀干部投身南疆驻村工作,他们为当地群众带去新思想、传授新本领,成功助力泽普县托皮恰等5个村脱贫摘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央企的责任与担当。

  在教育帮扶领域,采油二厂连续8年开展石油助学“一元捐”活动,累计资助南疆联点村及周边涉油地区困难家庭大学生739人,为莘莘学子点燃了希望之光。该厂每周四会举办“开放日”活动,让各族群众走进油田,近距离感受石油工业的发展成就,如今年均接待服务6000余人次,增进了群众对石油企业的了解与认同。

  在文化共建方面,采油二厂与政府共建石油文化主题公园、健康小屋等公共设施,联合创排大型音乐剧《谁是王延明》,在疆内巡演16场,实现了文化惠民与精神传承的双促进。此外,该厂积极参与社区“红细胞”志愿服务,开展47个帮扶项目,群众满意率达100%,进一步拉近了油地之间的情感距离。

  从经济发展到人才培养,从平安建设到文化交融,采油二厂在油地协同发展的道路上步履坚定,成果丰硕。采油二厂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该厂将继续秉持富民兴疆理念,不断深化油地协同,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为新疆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向着油地共生、聚力同行的美好未来奋勇前行。

责任编辑:王雯婧
本期编辑:何沐芸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