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泓(原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
20世纪70年代末,新疆石油管理局在改革开放春风渐起之际,敏锐地捕捉到国家政策方针的重大变化,把目光瞄准了世界先进的石油勘探装备和技术,并积极寻求利用外资、引进国外技术和装备的渠道及方式,成为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中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最为活跃的地区公司。

海关总署关于验收法国地球物理总公司履行地震勘探服务合同运进物资、设备等通知。
新疆油田档案中心馆藏档案记录了改革开放大潮涌动下的新疆石油管理局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开放进取精神以及在这一精神鼓舞下为国家能源战略开创的全新局面——
法国地震队履约来疆
1980年3月,新疆石油管理局第四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中明确,把勘探工作放在首位,要迅速增加后备储量,提出“雇用外国地震队,完成盆地腹部的地震普查,准备开辟新的勘探战场”,确定了引进法国CGG公司(地球物理服务公司)地震队在准噶尔盆地工作的方案及措施。在报请石油部批准后,逐级上报到国家计委、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务院批准。

1984年,财政部核准我国同世界银行签订的克拉玛依石油项目贷款协定。
同年,以石油工业部名义与法国CGG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地震勘探技术服务合同,明确“执行合同业务由新疆石油管理局负责”。
整建制引进技术人员和设备
1980年6月,新疆石油管理局雇请的3个法国地震队先后进入准噶尔盆地。
中法合作开展地震资料处理,采用的是当时国际领先的CGG处理软件GEOMASTER,硬件设备是170-720CYBER巨型机。

石油工业部关于接待法国地球物理公司履行地震勘探服务合同来华技术人员的函。
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物所成立了由数十人组成的CGG处理小组,与法国专家共同承担地震资料的处理任务。当时,中法双方采用野外采集、处理一体化的运作模式,野外采集均由处理小组的相对应法国专家负责采集设计、施工,然后再由处理小组进行室内处理。
认真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引进法国CGG公司地震队是我国陆上石油勘探领域第一次与外国公司合作的项目,执行方新疆石油管理局十分重视在合作中的交流、学习及取经。
1981年1月,新疆石油管理局在与法国地震队合作的总结中提到:法国地震队的工作效率高,主要因为:一是设备配套越野能力强、灵敏度高、性能稳定;二是有一套好的管理制度;三是有一套科学的工作程序;四是人员精干,劳动组织合理。

1981年,新疆石油管理局对法国地震队在准噶尔盆地工作的总结。
1982年9月,石油工业部在乌鲁木齐召开与外国地震队合作经验交流会。会议提出,要进一步认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和聘请外国工程技术人员的重大战略意义,努力、认真、虚心学习外国专家在地震勘探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尤其注意学习关键岗位的关键技术。
利用国际金融进行规模开发
在引进国外队伍及先进技术装备的同时,新疆石油管理局从1984年开始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贷款,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以及盆地东部、东南部进行大规模开发建设。有了这些资金支持,火烧山、三台、北三台、红山嘴等油田相继建成。(文图由勘探开发研究院提供)

责任编辑:姜蕾 本期编辑:腊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