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法治沃土护“油苗”——探访克拉玛依少年警校

2025-08-22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张小曼 通讯员 卢曦

  能准确识别多种新型毒品;能快速判断电信诈骗信息;能在30秒左右把较为复杂的案情清晰地报给110接线民警;能在遇到校园欺凌时勇敢地站到欺凌者面前说“不”……

  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能够做到这些并不容易,但结业于克拉玛依各少年警校的孩子们可以做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今年4月起,克拉玛依市少年警校、白碱滩区少年警校、乌尔禾区少年警校相继成立。这些警校以独特的魅力和教育模式,在关爱下一代工作和未成年人教育保护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克拉玛依市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守护者。

白碱滩区少年警校小学员在教官的指导下体验无人机操作。唐宛灵 摄

  如今,这些少年警校不仅是孩子们心中向往的“打卡地”,更成为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金牌课堂”。近期,记者走访了两所少年警校,探寻成功背后的“密码”。

播撒法治的种子

  8月18日早上,阳光透过树叶洒在白碱滩区公安分局特警大队教育训练基地的训练场上。

  “我志愿加入少年警校,遵守警校章程,严守警校纪律,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团结友爱,勇敢坚强,成为一名合格的‘小警员’!”伴随着庄严的宣誓,白碱滩区第二期少年警校开营了。30名小学员身着“小警服”,目光如炬,注视着台上那面象征责任与荣耀的旗帜。

  从此刻开始,他们将在这里开启为期5天的沉浸式警营成长之旅。

  “稍息,立正!整理着装……”在教官的一声声口令下,小学员们原本零散的步伐逐渐整齐,手臂摆动变得规范、干练,尽显飒爽警姿。

  虽然在炎炎烈日下练得汗流浃背,但他们个个身姿挺拔,没有丝毫懈怠。队列中的杨梓逸深吸一口气,看了一眼帽檐上滴下的汗水,感受着制服在皮肤上摩擦的触感。

  “原来警察叔叔站岗执勤这么辛苦。”他轻声对同伴说,“我好像理解了这个职业的分量。”

  作为立足新时代青少年成长特点打造的实践教育阵地,白碱滩区少年警校开设了预防校园欺凌、法治安全教育、警营文化体验等10多门课程,采用理论讲解、实操训练、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帮助孩子们增强法治意识和安全自护能力。

  为什么参加少年警校?

  “喜欢”“酷”“正能量”,这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听到的频率最高的几个词。

  “帅!”小学员王凯泽的理由只有这一个字,“量身定制的警服太帅了,谁不想拥有呢?”他说。

  小学员的理由不一而足,但都透露着对警察这个职业的崇敬。

筑起成长“安全港”

  每颗“小树苗”的背后,都有“大树”默默的守护。

  为办好少年警校,白碱滩区公安分局成立专班,提前和共青团白碱滩区委员会、白碱滩区教育局制定方案、敲定课程、选定师资、规定纪律,对小学员的学习、生活环境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小学员们能在这里全心学习。

乌尔禾区少年警校小学员队列训练。(图片由共青团乌尔禾区委员会提供) 

  “我们挑选了多名在教学管理、警务实战、心理服务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民警组成团队,与孩子们同吃、同住、同学习。特警、禁毒警、交警等多警种提供课程和场地,力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这里‘圆梦’。”白碱滩区少年警校教官阿依本·叶尔江说,“营养均衡、美味可口的饭菜、一站式宿管服务、齐全的生活配套设施,让孩子们学得开心、吃得放心、住得舒心。”

  不仅如此,他们还为孩子们提供24小时医疗援助。

  少年警校广受好评,源于多方的不懈努力。克拉玛依市公安局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高效能融合,把好“方向盘”、找准“金钥匙”,探索出一条联动发展之路。少年警校始终坚持“党委牵头、公安主抓、部门协作”,公安、教育、团市委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以搭建“警校家”三位一体法治培育平台,制定校规校纪、研发课程内容、设计教务方案,形成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责任体系。

  结合暑期安全教育重点,少年警校利用特警、交警、刑侦、禁毒、治安、应急处突等各类警务资源,打造了11类25门教学课程,带领孩子们逐一学习。

从“听课者”到“行动派”

  参训期间,少年警校的小学员们都实实在在地过了一把“警察瘾”。

  在乌尔禾区少年警校,队列训练、擒拿格斗、警用装备操作……这些警察的专属动作,小学员们都学得有模有样,也切身感受到作为一名人民警察的飒爽与自豪,提前圆了“警察梦”。

  一名小学员在日记中写道:“警犬训导员说,每个动作都要训练上千、上万次,原来帅气的背后是汗水与坚持。”小学员阿卜杜·热伊木在民警的指导下第一次拿起警棍、穿上防刺服。这一刻,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可触摸的职业体验。“我觉得自己握住的不是警用装备,而是守护正义的责任感。”阿卜杜·热伊木说。

  每期少年警校的课程都排得满满当当。在法治安全课上,民警用真实案例改编的校园欺凌情景剧让小学员们攥紧了拳头:“这样不对!我们要告诉老师!”反诈教官揭秘游戏充值诈骗套路时,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免费皮肤背后都是陷阱。”急救培训中,大家争相学习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禁毒课上,民警手把手教孩子们辨认毒品模型,讲解毒品的危害。“新型毒品竟然能伪装成跳跳糖、奶茶、饼干……我要告诉身边的同学,让他们千万不能吃陌生人给的零食。”小学员邓皓予说。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有温度、有记忆点的体验,在孩子们心中刻下对法治的敬畏与尊崇。同时让法治、安全知识和技能深深扎根在他们的脑中、心中。”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手记

  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11期少年警校活动,383名学员;从谷雨到立秋,日夜流转,季节更替,见证着油城警娃由“嫩苗”到茁壮成长的过程。

  在每一期少年警校收官的时候,小学员们都会写下自己的感悟和收获——“我的心愿是当一名人民警察,专门抓坏人!”“我长大了想去当兵,守护好祖国的大门!”“以前觉得法律是约束,现在明白是保护。就像教官说的——警服不仅是制服,更是自律的铠甲。”

  得益于公安、教育、团委等多部门的紧密协作所构建的坚实保障,经过4个多月的全面打磨,以少年警校为纽带,覆盖全市、辐射全网的“警校家”三位一体法治新平台已逐步成熟。各方通过加强警校合作共建,不断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努力实现“影响一个,带动一家,辐射一片,温暖一城”的目标。

  教育的成效,藏在细节里。少年警校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可感可知的实践,让规则意识在亲身体验中悄然建立。

  在少年警校的家长微信群里,市民张女士晒出孩子主动叠成“豆腐块”的被子,并说:“以前喊不动,现在天天按‘警营标准’整理。”李先生则分享暖心瞬间:“现在每天上班出门前孩子都会对我说‘爸爸开车要注意安全’,这从调皮蛋嘴里说出来,我眼眶都红了。”

  “小手拉大手,能影响一个家庭;家庭带动家庭,国家和社会的安宁就有稳定的基础。”康城小学教师高洁说,“一些从前胆小拘谨的学生,参加少年警校后变得比以前勇敢,同学们都争相学习。”

  呵护幼苗成长,点亮心中的光。青少年们在警校中学思践悟,磨炼意志,增长才干。这一活动的蓬勃开展,映照出克拉玛依市对青少年法治素养的深切关注。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少年警校成功地将普法教育从课本说教转向情境浸润,从被动接受转变到主动参与。青少年们在模拟执法中体会公平正义,在团队任务中理解责任担当,法治精神便不再遥远抽象,而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内在标尺。

  少年警校正以独特方式,为培养新一代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铺设着坚实的基石。训练场外,孩子们挺直的背影里,藏着克拉玛依平安的未来。

责任编辑:陈丽
本期编辑:杨艺佩杉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