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八)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 让沙海“披绿”又“生金”

2022-12-15  

  12月6日,和往常一样,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以下简称策勒站)博士研究生高艳菊一大早就来到试验田,观测并记录人工培育骆驼刺的生长情况。
 
骆驼刺根系的挖掘(左)和深达地下水的根系(右)

  目光所及,几十盆骆驼刺,叶片早已枯黄,但依然“精神抖擞”。“到明年3月,就全部发芽了,那时是另一番景象。”高艳菊说。

  高艳菊来策勒站两年多了,每天陪伴她时间最长的就是这几十盆骆驼刺,“一些骆驼刺长得好,我们就要探索其中的深层次机理是什么?什么样的水分条件、养分状况……”高艳菊解释,这样就可以为未来生态修复及人工种植提供理论参考。

  
在策勒站,拥有生态修复和经济价值“双重功能”的植物有很多。以这些荒漠植物为研究对象,他们一直在努力探寻既能防风固沙又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佳方案。

  “从最初沙进人退到沙退人进,再到眼下追求科学治沙和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是策勒站不同时期的不同使命。”策勒站站长曾凡江说,策勒站成立近40年来,创建了干旱区流沙治理的综合防护体系,使流沙前沿后退6—8公里,基本解除了流沙对县城的威胁,使风沙前沿38个自然村的农业生产得到有效保护。

  在此基础上,科研人员进一步将沙漠前沿的防沙体系丰富完善为沙漠—绿洲过渡带综合防护体系,并在过渡带建立了“粮、棉、果、桑、草”立体农业体系。在近万亩试验示范区中,小麦单产提高65%,棉花单产提高48.4%。

  为了实现防沙治沙和经济效益的融合发展,曾凡江带领团队结合当地发展实际确定了六种促进当地农牧民增收的技术模式,即林果加工型、林下养殖型、复合经营型、设施农业型、循环经济型和生态产业型等,有效解决了当地六个村农牧民增收技术体系中的关键问题,使六个村农牧民累计增收1000余万元。
 
骆驼刺,是生长在干旱、半干旱区的荒漠深根植物,防风固沙成效显著,也是一种优良牧草。为了掌握其在恶劣环境中生存的适应性,扩大人工种植,策勒站的科研人员通过种子种植将其培育在高达近2米的巨型“花盆”内。
 
骆驼刺的克隆繁殖

  “党的二十大为我们未来如何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曾凡江说,策勒站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科学研究—科技服务—科普教育关联发展工作模式,在深入做好脆弱生态系统稳定维持和健康发展的理论技术研究的前提下,加快推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为乡村振兴助力。

  眼下,除了研究骆驼刺外,曾凡江正带领团队攻克油莎豆的相关配套种植技术难题。

  “油莎豆既是一种特色油料作物,又是优良饲草,适宜生长在风沙土地和中、轻度盐碱地等边际土地,不与农民争地。”曾凡江说,如果能够实现规模化人工种植,不仅可以防风治沙,而且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曾凡江希望更多企业参与进来,促进油莎豆的规模化种植、机械化采收,更好更快地实现油莎豆的产业化发展。
来源:石榴云 新疆日报
本期编辑:古丽菲拉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