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散文 | 唐诗里的中秋

2024-09-19  

●殷亚红(克拉玛依石化公司)

  白露为霜,已凉天气未寒时,正是一年秋好处。中秋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佳节之一,八月十五中秋之夜,人们欢聚一堂品饼赏月共度良宵,思念祈祷天各一方的亲友。

  因此,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离人游子对月思归,文人墨客赏月赋诗,承载了多少亲友之念、家国之思。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明珠,留下了众多咏诵中秋的千古名篇,最为璀璨。让我们跟随唐代文人墨客写下的诗篇,走近意蕴丰厚的中秋节。

  诗圣杜甫在《月夜忆舍弟》里吟道:“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月是故乡明”道出了中国人与生俱来的爱乡情结。团圆固然美好,但终须离别又引起无尽伤感。

  唐代文学家刘禹锡一首《八月十五日夜玩月》是具体写中秋之月的: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这首诗不仅把中秋月夜的情景写得十分真切,还在最后发出了天道恒常、世道沧桑的感慨。刘禹锡一生坎坷,他的很多诗里都会有类似的感慨,比如《前度刘郎》,比如《西塞山怀古》,比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在中秋之夜想起被囚禁月宫的仙女嫦娥来,于是写下了《嫦娥》诗,一句“碧海青天夜夜心”,寄托了诗人的无限感慨与绵绵情思。

  其实在唐代所有的墨客骚人中,咏月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应当首推诗仙李白。在妇孺皆知的《静夜思》中,他唱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亮从此定格为一种文化符号,寄托着诗人浓浓的乡愁。他在《月下独酌》中写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人月下思亲情真意切的心绪可见一斑!此外,他还有“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等咏月佳句,千古传诵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唐诗里也有“怨月”诗。如徐凝的《忆扬州》一诗:“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觉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末句中的“无赖”是无奈之意。诗人说天下明月共有三分,而扬州有幸独得其二。原来身处扬州的诗人中秋夜看到娇美的明月欣喜万分,情不自禁思念起自己的梦中情人——萧娘,但是因为他和“萧娘”天各一方,无缘相聚,故而将满腹怨恨记到明月头上。

  正值中秋佳节,我想向大家推荐一首最喜欢的中秋唐诗:“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首古诗名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作者王建是中唐诗人,其乐府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从题目看,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怀远,写给朋友的诗。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了“地白”二字,给人以清冷之感。“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练,烘托出了月夜的寂静。“冷露无声湿桂花”则描写出了秋叶寒凉,桂花怡人的情景。如此幽远的意境让人联想到月中的桂树,仿佛看见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浮想联翩,想必那广寒宫中的桂树也一定被清冷的露珠沾湿了吧?再细细寻味,被露水沾湿的何止是桂树,应该还有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有那树下捣药的玉兔,有那挥斧砍树的吴刚……“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中秋之夜,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那绵绵的思念会落在谁家?仿佛担心思念之人感受不到自己的情思,便借诗告诉世人:中秋夜望月的众人中,最痴情、秋思最深的是我啊!而那一个“落”字,形象生动,仿佛那秋思随着明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寥寥数语便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委婉动人,更是写出了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洒在人间的优美意境。这首诗,从中秋月色到望月怀远,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寂寥、清冷、沉静而又无限美好的中秋月夜图。中秋之夜,当你仰望明月,这一句唐诗会不会也出现在你的脑海里,是否也说出了你的心声呢?

  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它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中秋之夜,沐浴着澄澈空灵的月光,一边品尝甜美可口的月饼,一边翻阅唐诗里的这些咏月佳篇,我相信总有一首诗,能打动你的内心,让你在月夜久久不能忘怀。

责任编辑:张冰
本期编辑:腊洁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