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大阵仗!克拉玛依融媒体中心用“全媒体矩阵+科技” 助力“克马”

2024-09-20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侯婧婧

  9月16日,昆仑银行·中国移动2024克拉玛依马拉松赛在克拉玛依市体育馆落下帷幕。赛事虽已结束,但“热度”却仍在持续,这与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一系列精心策划和深入全面的赛事报道密不可分。

  从赛前预热到赛中实时报道再到赛后回顾,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团队以丰富详实的文字、现场感十足的图片、内容丰富的短视频、高清流畅的移动直播等报道方式,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为用户呈现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赛事盛宴,再一次打响了“荒野之旅 时尚之都”的城市品牌。

  截至9月18日13时,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共发布此次“克马”全媒体报道197篇/条,新媒体平台总浏览量达185.8万次,总转发量达2.3万次。同时,通过新华社现场云、百度新闻、新浪微博、克拉玛依融媒抖音号及微信视频号等20余个平台直播,全网联播总观看量约256.9万次。

在层层递进中深挖赛事亮点

  “用全媒体报道矩阵进行宣传”是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为此次马拉松赛事宣传工作交上的优质答卷。从7月26日起,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以用户阅读需求为着力点,深挖“克马”内容,提前策划报道安排,将各项报道工作细化到赛前、赛中、赛后三个阶段,具体到各部门,落实到个人,确保各项报道按时、按量、有质量地推出。

  7月31日,昆仑银行·中国移动2024克拉玛依马拉松赛新闻发布会在市雪莲宾馆举行。随即,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在纸媒、电视以及各新媒体平台迅速推出短视频、文字、图片报道。“9月16日,‘克马’即将鸣枪开跑”的话题热度在全网迅速攀升,牵动万千用户心中的“马拉松情结”。

  针对“马拉松何时开跑?”“赛事要怎么报名?”“赛项如何设置?”“赛事路线图”等用户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以聚焦赛事本身为核心,准确把握宣传节奏和重点,及时推出一篇篇系列报道,解答用户疑问,为诸多关注或想要参加“克马”的用户提供了全方位的赛事指南。

  不同于往年的传统赛事报道,今年,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深入挖掘用户需求,另辟蹊径,以多视角切入,在层层递进的报道中聚焦亮点,以社交媒体为媒介陪伴用户经历了比赛全过程,同游大美油城,在愉悦和轻松中了解马拉松、爱上马拉松。

  《马拉松比赛攻略大全》《马拉松的前世今生》《“克马”赛事包大盘点》《官方“兔子”来啦》等报道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解读了马拉松赛事。这些报道一经推出,就引得一众网友纷纷点赞、评论;《赛道丈量工作完成》《官方配速员、志愿者招募工作进行中》等报道则为用户呈现了马拉松背后的故事……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团队在采访一线。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崔文娟 摄

  赛中报道更是亮点“遍地开花”。记者们与选手共同从起点出发,全线蹲守,用文字和镜头定格各位参赛者参赛的精彩瞬间和有趣画面。在记录下全马、半马等赛事各路高手你追我赶、热血夺冠的同时,也发布了《萌娃老人婴儿车 悟空轮椅旱冰鞋》《补给点水果管够!根本炫不完》等妙趣横生的报道。此外,多名马拉松界网红大V参跑“克马”也为这场赛事增添不少热度。

  直播过程中,高清大屏、画面稳定流畅、多视角呈现等亮点也让人津津乐道。不少参赛者的亲朋好友在终点通过直播找寻参赛者身影,众多持续关注“克马”的用户也通过主播解说了解赛事进程,与参赛者共同踏入“克马”赛道。

42.195公里深度畅游时尚之都

  作为克拉玛依市重点打造的文旅活动,“克马”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平台。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借此次赛事契机,为推动城市文旅融合发展、展现城市拼搏进取的精神和开放包容的姿态做足了功课。

  为了充分展示城市魅力、激发用户热情,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提前制作或发布《奔跑吧!克拉玛依》MV、纪录片等系列视频,以“克马”为主线,通过精心编排的镜头和引人入胜的叙述,展现油城历史、文化、自然和现代风貌。

  “克马”设有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欢乐跑3个项目。为让参赛者和用户在奔跑中感受克拉玛依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魅力,其中,全长42.195公里的马拉松线路设置囊括了31个景点。这不仅仅是一场对体力和意志的较量,更是一次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旅程。

市融媒体中心主播和特邀运动达人、专业马拉松运动员(右)为“克马”进行现场直播解说。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崔文娟 摄

  赛前,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主播靓丽出镜,以第一视角VLOG的形式,分赛项带领用户探索、打卡赛段沿线地标。克一号井、大学城、克拉玛依市会展中心等地标性建筑陆续入眼,万千用户随着主播的镜头“云”游克拉玛依。

  赛中,直播过程安排更是别出心裁。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将赛事直播分为短片+现场采访+演播室解说等部分,全程共播放有关城市文化、历史、经济发展等10个主题短片,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克拉玛依的风土人情。4个现场连线也让用户在实时了解赛事的同时,领略了克拉玛依的自然和人文风光。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用户在观看直播的过程中从更多角度欣赏赛道沿途风景、城市文化等,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出动无人机3架,从空中俯瞰赛道,以独特的视角为用户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效果。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采访观众。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非尔代维斯·热夏提 摄

  此外,“克马”各个赛道点位也安排了不同的文化节目。记者们分别通过短视频、文字、图片的形式将点位表演呈现在用户眼前,让用户感受到了克拉玛依的文化底蕴。

  “克马”这项高水平体育赛事成为克拉玛依向世界展示的一张靓丽名片,正是这张名片,让更多人了解到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魅力和活力。

科技塑造沉浸式“克马”体验

  随着科技发展革新,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5G、无人机等新技术在体育赛事的宣传报道中被广泛运用,不断改善用户的观赛体验,在综合提升赛事品质的同时,也为体育产业发展注入了更加强劲的动力。此次“克马”的直播,便是科技与体育融合的典范,充分展现了科技是如何塑造沉浸式的观赛体验。

  “太有感觉了,科技赋能‘克马’赛道,让观者眼前一亮。”网友“律动油城”在克拉玛依融媒微信视频号发布的视频《“克马”跑道搬进了演播室?》下方留言说。

  此次“克马”宣传报道中,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首次采用室内虚拟拍摄技术与现实场景相结合的XR沉浸式系统。用户在3D动画“克拉”和“玛依”的陪伴下一起走进“克马”,一起为“克马”加油鼓劲。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全程蹲守,抓拍马拉松比赛的精彩瞬间。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闵勇 摄

  清晰、流畅、稳定,是用户对观看马拉松赛事的首要要求。为了满足用户对“克马”直播的期待,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克服各项技术挑战,通过增加、调试设备,让用户在移动终端看到了一场高质量的直播赛事。

  本届马拉松直播中,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启用了大型8+1讯道高清转播车及赛道直播移动专用车“马车”。转播车内增加二级切换单元,形成一套完整的直播系统,信号源由直播间评论、现场采访、宣传短片和马拉松赛事信号组成。通过高清转播车系统一体制作后,由网络传输播出。

  在赛事转播中,稳定器的作用不可小觑。路上“马车”使用大疆如影稳定器,高低双机位,摩托车拍摄和航拍使用手持稳定器4K摄像机。传输背包则是国际头部企业的TVU和live U。同时,每个移动传输背包有六张流量卡进行聚合传输,在保证画面稳定性的同时,保障了传输的质量。

  “克马”的起终点、跑道沿途共设置了17个总机位,可以多机位、多点位拍摄“克马”全过程,无人机、摩托车等更是锦上添花,为用户实时全景呈现了一场科技感十足的城市嘉年华。

多平台联动聚合用户群体

  “一场说跑就跑的盛宴,好想你跑在我身边,这座以石油命名的城市……”9月16日7时10分,当清晨的阳光洒在“克马”的赛道上,歌曲《来这里奔跑吧》准时响起,激动人心的“克马”直播也缓缓拉开序幕。

  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旗下的视频号、客户端、抖音号纷纷加入赛事直播的“大军”中,利用各自的平台优势为赛事直播增色。据统计,仅克拉玛依融媒抖音号的直播中,用户人次就达到了11.2万次,点赞量1.6万次。其余两个平台播放数据也十分亮眼。

市融媒体中心对每一场赛前演出进行全方位报道。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非尔代维斯·热夏提 摄

  与此同时,石榴云客户端、天山网、沙湾好地方等平台共计吸引了约31万人次观看。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还与河南广播电视台建立了合作联盟关系,在河南广播电视台“小莉帮忙”视频号、抖音号,河南民生频道抖音号视频号等千百万粉丝关注的账号中进行直播,实现了跨区域、跨媒体的深度合作。

  据悉,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与央媒体平台新华社现场云,百度新闻等新闻门户平台,爱奇艺、哔哩哔哩等视频门户平台,腾讯体育、企鹅体育等体育门户平台以及斗鱼直播、虎牙直播等直播门户平台沟通协作,共计在20个播出平台、27个账号上进行“克马”直播,共同构成了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赛事传播网络。

  不仅是线下10005名参赛者加入“克马”,本次直播也成功带动256.9万人次在线上广泛参与。这样的多平台联动,不仅拓宽了赛事的影响范围,成功聚合了各个用户群体,也实现了赛事的广泛传播,让更多人能够实时感受“克马”的激烈与精彩,在观者心中种下“马拉松精神”的种子。用户们通过电脑网页、手机微信、移动APP等多种平台观看比赛,与主播、嘉宾及其他网友通过解说、弹幕、评论实时互动,观赛体验更加生动立体。

  一场赛事,多方联动。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克拉玛依马拉松仍将“依马当先”继续奔跑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拓宽传播渠道,提升赛事品质,为用户带来更加精彩纷呈的赛事体验。而克拉玛依这座“为梦想加油”的城市也将继续发挥城市特色,打造独具魅力的文旅品牌,推动体育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张冰
本期编辑:边瑞雪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