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三维治理”绘就民族事务治理新画卷——白碱滩区“碱滩友你 美美与共”系列报道之四

2025-08-07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敖清

  长期以来,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成效显著,通过强化依法治理、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及推进数字化治理系统,构建起联动共治之网,展现出民族事务治理的新成效。

强化依法治理

筑牢权益保障根基

  白碱滩区始终将依法治理作为民族事务治理的核心,构建起“党委统揽、依法治区委员会牵头、成员单位推动”的“三统一”格局,为各族群众权益保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

  在具体实践中,该区积极落实“府院联动”“府检联动”机制,创新设立社区法官(检察官)室,让法律服务触角延伸至基层。定期开展政策性文件评估和清理工作,确保政策法规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时效性。同时,严格落实“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协同机制,借助“一张表”管理系统,年均解决各类困难诉求达1200余件,办结率高达97.3%,切实为各族群众排忧解难。

  为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白碱滩区创新实施《微线索报送奖励办法》。自办法实施以来,累计接收线索3000余条,经甄别采纳2600余条,发放奖励资金30万元。这一举措不仅拓宽了信息收集渠道,更激发了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形成了全社会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良好氛围。

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共建共治共享显成效

  白碱滩区积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起“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风险研判和矛盾纠纷化解响应机制,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升级15分钟法律咨询服务圈为“5分钟必应”,让各族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时能够及时获得专业帮助。

  为打造“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白碱滩区建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并成立全疆首家社会组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该区开展“融情+调解”模式,培育出“乡音乡情调解室”“徐大叔调解室”“石榴花”“和事佬”等一批特色调解品牌。其中,“曙光工作室”凭借出色的调解工作获评全国模范调解室。此外,《白碱滩区公共法律服务普惠民心》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充分彰显了该区在民族事务治理方面的创新成果和显著成效。

数字化治理赋能

提升服务管理效能

  白碱滩区积极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数字化治理系统建设,以科技手段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的精准度和高效性。

  在政务服务方面,推动国家22项“高效办成一件事”套餐应用,让各族群众办事更加便捷。同时,推广综合性食品安全监管“一码集成”“立克办”等地方化应用,加强市场监管,保障各族群众舌尖上的安全。12345政府服务便民热线作为群众诉求的重要渠道,2024年共回应各族群众诉求4290件,办结率、回访满意率均达100%,真正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此外,新疆政务服务网在线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数量居全疆前列,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为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白碱滩区自2013年起连续11年获得自治区级优秀平安县(市、区)荣誉称号,这一荣誉的背后是该区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方面的不懈努力和卓越成效。同时,“红色物业”的打造,也为各族群众营造了更加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未来,白碱滩区将继续深化“三维治理”模式,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各族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责任编辑:陈丽
本期编辑:何沐芸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