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汇聚全球发展动能 续写产业合作新篇——第七届中国(克拉玛依)国际石油天然气及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综述

2025-08-18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娄林毅

  8月13日至15日,第七届中国(克拉玛依)国际石油天然气及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以下简称“克拉玛依石油装备展”)在克拉玛依市成功举办。

8月13日,第七届中国(克拉玛依)国际石油天然气及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在克拉玛依市会展中心正式启幕。本届展会主题为“新驱动、新制造、新效能”,设油气及化工装备、新能源与新材料、智能算力、科技创新等六大特色展区。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闵勇 摄

  从聚人气到兴产业,从政府主导到市场驱动,克拉玛依石油装备展的成功举办,已成为克拉玛依推动能源转型、深化国际合作的重要实践。

众多与会嘉宾在中海油特装展区参观。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崔文娟 摄
  今年恰逢自治区成立70周年、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70周年。本届展会不仅是全球石油装备产业的一次盛会,更是展现新疆能源产业发展成就、深化“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重要窗口。来自国内19个省区市以及美国、加拿大、瑞士、日本、德国、新加坡、意大利等8个国家的416家企业代表集中展示了石油石化行业最新技术与装备制造业成果,并借此机会寻商机、谋合作。

与会嘉宾在各企业展区参观。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闵勇 摄

  作为中国西部地区门类最全、范围最广、规格最高的石油石化行业展会,本届展会以“新驱动、新制造、新效能”为主题,通过成果展示、技术交流、经贸合作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现了地区石油石化产业的创新实力与各方合作的发展潜力,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新疆油田公司数智技术公司副总工程师段非作主题报告。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努尔夏提·尼加提 摄

全球商机深度交融

合作成果惠及各方

  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当下,克拉玛依石油装备展正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能源合作纽带,让每一个商机都能落地生根、惠及产业链上下游。在此次展会上,17家企业就13个重点项目达成合作,签约金额达116亿元。

  基于卡塔尔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已签署的长期液化天然气供应协议,卡塔尔王室成员、阿尔贾博尔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穆罕默德·本·贾博尔·阿勒萨尼透露了深化合作的方向。他说,中国在油田工程服务领域的专业能力,尤其是钻井技术的精准性和高效性,让卡塔尔企业看到了深度合作的可能,“我们正在梳理具体的合作需求,希望把合作的触角从技术交流延伸到项目共建,让产业链的每一环都实现协同增效。”

  “作为新疆本土企业,我们此次参会的目的是立足新疆、面向中亚,重点推介公司自主研发的特色技术产品,以卓越的工程技术实力和完备的服务保障体系,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物资设备部副主任金志雄说。

  尼日利亚继承者能源公司总务处副总裁助理菲德利斯·阿克波吉兰说:“展会现场,一系列高精尖设备、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案例以及优化能源生产效率的创新方案集中亮相。这些前沿成果展示让我看到了尼日利亚与中国在能源领域深度合作的广阔空间。尼日利亚能源市场潜力巨大、发展需求旺盛,亟待先进技术与成熟经验的注入。我们希望以本届展会为契机,与优秀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实现供应链总周期缩短、成本降低与质量提升,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走出更加宽广的合作共赢之路。”

  “石油装备展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多机会,展会开幕当天上午,就有5家企业与我们深入交流。”贝肯能源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元军说,石油装备展促进了企业间的技术交流合作,也让企业有了更多发展机遇。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本次展会不仅促成了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还将推动各方在全球能源格局中把握先机,共同谱写能源国际合作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技术革新引领转型

绿色智能点亮未来

  新技术是展会的另一看点。在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浪潮中,克拉玛依石油装备展正以技术突破为引擎,为产业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是一家以循证研究和能力建设项目为抓手的专业智库机构,致力于打造区域能源领域“知识枢纽”。该学院院长查理姆哈迈特·沙利耶夫则高度重视技术交流与经验互鉴,他说:“展会上的天然气加工、天然气化工产业链技术代表了行业的领先水平,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样本。”

  展会期间,油气勘探开发、炼化加工、装备技术等领域10余项前沿技术集中首发,彰显了中国能源装备及技术服务的高水平实力。

  与此同时,《油气专业软件国产化适配及探索》《AI+机器人,重塑企业生产安全》《地震解释AI大模型的研究与初步应用》《AI赋能,加速新能源场景数智化进程》《新疆油田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建设工作汇报》等一系列精彩的专题演讲,让此次展会“含金量”十足。

  在展会上,贝肯能源、江南电缆、坤隆石油机械等36家上市公司,中创志卓、智平能源、山东威马等253家国家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都集中展示了石油装备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创新成果。新疆油田公司作为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的核心力量,本届展会也携多款尖端装备亮相。

  哈萨克斯坦“萨姆鲁克·卡兹纳”股份公司“萨姆高”科研技术倡议中心总经理托列根·奥拉舍夫一直在关注采收率如何提升、传统油田如何进行节能改造、新能源与油气开采如何相结合等难点。“90%的问题都在这里找到了答案。”初次参加克拉玛依石油装备展的他惊喜地说。他看到“风能支持油气开采”模式既能降低油田对传统电网的依赖,又能减少碳排放,实现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创新结合后,称赞说:“这为我们的油气开采提供了新思路。”

  新疆油田公司数智技术公司副总工程师段非详细阐述了新疆油田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发展的思路、重点部署及未来规划,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参会企业的合作,积极推动成熟技术在新疆油田开展测试应用。

市场运营树立标杆

多维提升赋能发展

  展会的生命力在于可持续的运营模式。克拉玛依石油装备展以市场化转型为突破口,让平台价值持续放大,为产业发展提供长效赋能。

  “本届展会由‘单纯展示’转向‘价值创造’,整合了产品展示、技术成果发布、合作交流、国际贸易四大功能,能让国内外参展商与采购商实现精准对接、高效转化。比如急需油气开采升级技术的中亚企业,可以在这里找到现成方案,使相关技术转化效率大幅提升。这正是‘展会价值最大化’的意义。”新疆亚欧国际博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焕焕说,这样的转型让本届展会跃升成为全球能源合作的重要纽带。

大中型石油装备云集户外展区。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闵勇 摄 

  这种转变促进了参展企业数量的增加和国际化程度的跃升。本届展会参展企业达416家,覆盖石油、石化、油气化工全产业链,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算力等跨界领域,形成了“传统能源+新兴赛道”的融合展示格局。展会聚焦国内外企业的供需匹配,强化系统性境内外精准招商,有力保证了展会的国际影响力,形成“展会促产业、产业带展会”的良性循环。

  展会内容丰富是本届展会的另一大特色。展会设有油气及化工、新能源及新材料、智能算力及科技创新、服务贸易、国际合作展示、城市宣传6大展区,展览面积达3.3万平方米。此外,本届展会还举办了全球能源产业供需采购大会、中亚能源新技术首发及推广大会、石油石化行业上下游产业交流会、昆仑银行金融产品推广交流会、政商见面会暨克拉玛依市招商引资推介会等活动,涵盖石油石化、装备制造、新能源、智能科技、绿色环保等领域。

  中国石油集团昆仑制造有限公司(装备制造事业部)副总经理曹晓宇表示,本届展会全方位展示能源技术新突破,多维度呈现开放合作新气象,为国内外参展企业搭建了能源领域高端对话与务实合作的创新平台。

  本届展会的成功举办,是对自治区成立70周年、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70周年的献礼,也是克拉玛依这座城市面向未来的发展宣言。

  当前,全球能源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国际共识。从戈壁油城到西部能源枢纽,克拉玛依正以展会为桥,将本土产业优势与全球资源深度对接,在传统能源升级与新能源发展中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

  随着市场化运营不断深化、技术创新持续进步、国际合作日益紧密,克拉玛依石油装备展必将成为克拉玛依更好构建“一主多元”现代化产业体系、服务国家能源战略的坚实支撑。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克拉玛依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行动,为全球能源转型与区域协同发展写就新的辉煌篇章!

责任编辑:景璐
本期编辑:邵文静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