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寻访他乡克拉玛依人 | 邵楠:油城“红玫瑰” 铿锵绽芳华

2025-08-15  


人物档案

  【年龄】46岁
  【职务/身份】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中介新渠道业务部总经理

  【家乡寄语】70年过去,克拉玛依从戈壁荒滩变成了美丽的城市。愿我们共同努力,坚定不移地走好转型发展之路,把家乡建设得越来越好!
  【我为家乡献一策】希望克拉玛依能采取措施大力激发人才的主观能动性,更加注重创新的力量,加强各行各业人才流动,进一步转变观念,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娄林毅 张丽 高宇飞

  盛夏的克拉玛依绿浪翻涌、雀语清啼。作为油城市花的玫瑰,此刻正在中华玫瑰园中倾情盛开——万千花朵于骄阳下灼灼吐艳、顾盼生姿,如泼彩的调色盘,倾泻一城美丽与芬芳。

  3000公里外,北京市朝阳区,在中保大厦6楼的办公室里,另一朵油城“红玫瑰”正在凛然绽放。

  推开中国人寿北京分公司中介新渠道业务部的大门,一道红色身影十分夺目:短款真丝红衫利落束进黑绸长裤,足踏绯红色皮鞋,身姿挺拔如戈壁白杨。她语速轻快却字字铿锵,眸光如钻,步履生风。会议室内签字落笔的刹那,她大马金刀的气势宛若披袍女将,红裳翻涌处,英气破空而来。

  她是邵楠,一个根系深植于克拉玛依的女子。“离家三十载,油城人的骨血从未冷却——那不服输的韧劲推着我闯过每一道难关。”她指尖轻叩桌面,声如金石坠地。

  话音落处,在她身后的书柜中,中国人寿总公司、北京分公司颁发的十多本团险销售精英的荣誉证书静默列阵,如淬火勋章,无声铭刻着邵楠的征途。

克拉玛依·孕育梦想

  邵楠在克拉玛依度过的十八载岁月,是浸透石油芬芳的安稳富足。

  “那种按部就班、规律的生活,曾让我无比安心。”多年后,邵楠回忆起往日,不禁感慨:她的认真与坚韧正是在这座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城市里淬炼成形。

  从小到大,她见证着家乡从资源型城市向转型之路迈进。

  “克拉玛依油田的勘探开发离不开可爱的、可敬的石油人的付出,他们的拼搏奉献精神构成了这座城市最恢弘的底色。”她说。

  石油的墨黑和城区建筑的银灰,是邵楠小时候最常见的颜色。就在这黑灰色间,在所有人的努力中,城市一天天“长”出了越来越多的葱郁绿意,油田“长”出了节节攀高的产量曲线。

  “石油人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精彩。油城的孩子,骨子里都刻着骄傲。”邵楠说。这份骄傲源自克拉玛依人均GDP的荣光,更源于精神与物质的双重丰饶。

  在邵楠的词典里,从来没有“苦”字。家乡的安稳滋养了她对价值感的纯粹追求,石油人战天斗地、永不服输的精神,早已化为她生命的奋斗基因,让她敢于付出、敢于胜利、敢于登高,敢于在人生路口做出青春最大胆的选择。

  从小学到高中,邵楠成绩稳居第一梯队,更以卓越领导力赢得“一呼百应”的号召力,“群众基础好”是她作为班干部的最大骄傲。

  可她也有自己的烦恼——父母爱女心切,总是希望她以后能回克拉玛依工作。但这个嗜好克拉玛依凉皮的孩子,却目光灼灼地说出了自己的主张:“我理解父母的苦心,但人生要赤脚走出自己的路。油城的孩子,也能在更广阔的世界里证明价值。”

克拉玛依·护航成长

  1997年,18岁的邵楠踏上开往北京的列车,开始了新的人生旅途。

  接下来几年间,北京、深圳在留下她看世界足迹的同时,也一次又一次刷新着她的认知:一向自诩英语不错的她,见到了在英文辩论赛上挥洒自如的同学;一向物欲不强的她,看到了同学为一双鞋一掷千金,上学放学豪车接送……

  “原来我被保护得太好了。”邵楠说。而这声感慨还只是一个开始。

  2001年,她前往英国留学。异国的生存法则给她更凌厉的洗礼。缴费才能开启的电视机,需要亲自打理的供水供电供暖系统……这些在克拉玛依从未让她操过心的琐碎日常,此刻成了扎手的荆棘。

  生活上的各种不便和繁重的学业压力让她遭受双面夹击。

  “当我需要独立面对困难重重、为了生存而努力拼搏的时候,一股子克拉玛依人的‘倔劲儿’就自然而然地从心底迸发出来了。”邵楠说,一定要坚持下去,这成为了她坚定不移的信念。

  但对邵楠来说,最大的冲击并不是别人的奢侈生活,也不是生活条件的不便,而是真实世界的鸿沟:有同学享受“王室尊荣”,就有人匍匐吻其足尖;不少流浪青年终日无所事事,颓废的气息在街角暗涌……

  在几年的留学生涯中,各种诱惑层出不穷,可都被邵楠发自本能地全部拒绝了。“克拉玛依从没有这些污浊,父母老师说过这些东西不好。从小到大,在克拉玛依我见过的那些优秀的人当中,都与毒品绝缘。”

  家乡的纯粹美好和阳光向上,成为她最坚硬的铠甲。冥冥之中,家乡用它的淳朴和昂扬一路守护着克拉玛依的游子。

  为负担生活开销,她在酒店端过盘子,发过促销传单,做过很多工作。出租屋、教室、打工地,三点一线的奔波中,克拉玛依的种子在异国的土壤里倔强生长。

克拉玛依·沉淀力量

  2004年,邵楠学成回国。

  可当她决定放弃自己的专业去做销售时,不出意外地引起了父母的反对。

  二十年前,“销售”二字仍蒙着偏见尘埃,不少人还是会觉得销售只是卖东西,不算什么好职业。

  然而邵楠有自己的想法,一方面,留学期间她做过各种各样的销售工作,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另一方面,她在电子工程、工程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思维能力和国际化的认知视野,正是商战利器。

  她坚持己见,开始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找工作,向一系列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广投简历。

  2005年,就在她成功挺进某世界500强企业最后一轮面试名单时,突然遭遇业务调整、中国区人事全部冻结的寒潮。

  “那种挫败感几乎将我吞噬。好多个瞬间,我真想从楼上跳下去。”时隔多年,邵楠依然难掩当时的气恼。

  但当她回想起这些年的学习和磨砺,想起当初自己在克拉玛依时坚决要去看外面世界的决心,“石油人的孩子,怎能这么容易被打倒?”一个声音在她脑海中盘旋,让她逐渐平静了下来,重新燃起了斗志。

  几年后,邵楠正式加入中国人寿——一家已经连续22年入选《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榜单的保险企业。

  “那时候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不久,中国保险业要适应新的生存环境,把握新的发展机遇,在同外资保险公司的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这正是我的发展机会。我要像骆驼刺一样扎根在这里,努力生长,带领团队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邵楠如此解释当年加入中国人寿的缘故。

  商场如战场,几年下来,本就性子刚强的邵楠更是被磨砺得无比锋锐,造就一身果决杀伐之气。中国人寿总公司、北京分公司颁发的十多本团险销售精英的荣誉证书成为她职业生涯的奋斗注脚。

  “朋友们都说我变化很大,可市场竞争就是如此,其中每个人就是要适应这种变化。”邵楠略微有些感慨。

  她也有脆弱的时候,每当压力如排山倒海般袭来,心绪难平时,她总会选择静静地发一会儿呆,脑海里不断地循环播放小时候家乡的三个场景:

  准噶尔商场对面农贸市场,一派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

  夏天,邮政大楼绿色的外墙、绿色的窗户绿得发亮,楼门前柳枝随风摇摆,树下的阿姨推着手推车正在卖好吃的凉皮;

  冬天一中校门口的大路上,同学们有的在弯腰铲冰,有的则在冰面上溜滑打闹……

  “小城真好!”呢喃间,克拉玛依的纯粹、宁静与美好已为她蓄满能量。

  再抬眼,那个叱咤保险行业的商界女将又已披甲重临。

  观念一变天地宽,步履所至星火燃!那朵从油城土壤中破土而出的红玫瑰,历经风雨淬炼,正以铿锵之姿,在更广阔的天地间绽放出更多光芒。

  邵楠望向窗外,在她眼中,繁花似锦的北京,正与家乡油田的钻机林立、中华玫瑰园的灼灼花影交相辉映。“看到越来越多的克拉玛依人走出家乡实现很好发展,看到越来越多的克拉玛依人正在推动更多的好企业、好项目落地家乡,我特别高兴。”邵楠的眼中满是深情,“克拉玛依,是我永远的故乡。祝克拉玛依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武海丽
本期编辑:邵文静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