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激活老油区稳产“源头活水” ——准东采油厂老区油藏精细注水换新密码纪实

2025-08-15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黄富国 通讯员 姜军 闫婷婷

  上月,新华网、中国日报网等多家媒体报道,新疆油田公司一成果顺利通过自治区科技成果鉴定——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中国工程院院士袁士义等7位专家一致同意通过新疆油田公司准东采油厂、新疆大学联合申报的研究成果《复杂裂缝型特低渗砂岩油藏高效开发稳产技术与示范》的成果鉴定,该项研究成果将参加自治区科技进步奖评选,标志着准东采油厂高层次成果申报迈出关键一步。

  专家们认为,该研究具有明显的理论和技术创新,研究成果内容丰富、应用推广效益显著,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火烧山油田为复杂裂缝型特低渗砂岩油藏,该类油藏开发被视为“世界级难题”,开发初期因注水沿裂缝水窜导致产量快速下降,而不注水又导致地层能量大幅降低。火烧山油田预测采收率仅为9.6%。准东采油厂与新疆大学联合组建攻关团队,通过裂缝综合表征、分类治理及立体注采调整,实现了从“不敢注水、不能注水”到“注够水、有效注水、精细注水”的技术性突破和跨越,建成了国内首个裂缝型特低渗油藏精细注水示范区,实现了持续30年稳产30万吨,探索总结出了裂缝型油藏注水开发的“五四三二”长效稳产模式。

破解开发困局

重构“五四三二”稳产模式

  火烧山油田自1987年勘探开发走过近40年的开发历程,曾经连续21年产量维持在30万吨以上。

  然而,作为典型的裂缝性特低渗砂岩油藏,火烧山油田也面临着此类油藏开发中后期“水窜易、稳产难”的难题,2017年产量一度不足20万吨。

  为此,2022年至2024年,准东采油厂开展了长达三年的注水提升工作,通过在火烧山油田重新评价油藏、重构层系井网、重调油藏流场、重选技术路径、重组地面流程,确立了精细油藏描述、精细注采调整、精细分类分治、精细注水管理的治理思路,形成了精细注水、精细调剖、精细压裂三大核心技术,打造了“老区压舱石”“注水示范区”两个典范,逐步探索出“五四三二”稳产模式。

  经过一系列治理措施,火烧山油田三年产量增长10.4万吨,年产油重上30万吨,水驱控制程度提升 2.3%,全面建成新疆油田公司注水标杆示范区。

  这一突破的背后,是准东采油厂对油藏规律的深度解码。依托“显微透视”般的精细解析,准东采油厂精准捕捉裂缝网络与剩余油分布的“神经脉络”,为治理方案提供了精准“路线图”。

  2024年,《裂缝油藏精细注水示范区创建及长效稳产模式》荣获新疆油田公司油气田开发技术座谈会一等奖。火烧山油田获得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高效开发油气田”荣誉。

  在此基础上,准东采油厂按照“示范引领、分级推进”思路,推广火烧山油田“五四三二”稳产模式,全方位推进火烧山油田股份级注水示范区建设,重点开展精确分层注水、精准动态调水、精细调堵控水工作。

精细注水“组合拳”

激活增产“源头活水”

  由于地质原因,国内的绝大多数油井并不会像中东那样,凭借自然压力实现“自喷”,所以需要往油层内部注入水、气体、化学剂等,将原油“挤”出来。

准东采油厂压裂现场。(图片由准东采油厂提供)
  准东油田油藏复杂多样,开发方式分为注水开发和天然能量开发两大类,精细注水是最成熟、最经济、最有效的开发手段。

  注水开发如同为地下油层“补水增能”。地下油层裂缝发育不同,如果无规则注水,水就会只往裂缝发育好的地方跑,无法到达预定位置,这些地方的原油就采不出来。

  精细注水就是先给油层做“全面体检”,通过各种先进的探测技术,把油层的结构、剩余油量分布等情况摸得清清楚楚。然后,根据油层不同区域的“口渴程度”,用多级分注、调剖、测调等技术手段,精确控制注水量和注水速度,还能控制水具体进入哪一层。这样一来,就能把原油尽可能多地开采出来,提高采收率。

  针对火烧山低渗裂缝性油藏“不压裂不出油,压裂后易水窜”的矛盾,准东采油厂瞄准储层深层次矛盾,打破传统观念,践行地质工艺一体化技术理念,在前期“堵压一体化”技术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改进,确定“堵水凝胶+颗粒封堵水窜通道+高强度暂堵剂保护堵水段塞”,辅以小规模压裂,解决了压后高含水的问题。

  精细压裂就是给油层“做手术”,帮助注水和产出原油打开通道。通过精确控制压裂液的注入量、压力和支撑剂的配比,让油层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就像在石头里修建了密密麻麻的“高速公路”,原油就能顺着这些通道,轻松地流动,让原本开采困难的油藏也能高效产出原油。

  在不同地层中,由于地层渗透率(吸水能力)和裂缝大小(水流通道)不同,注水开采原油时,水总是喜欢沿着大裂缝、进入高渗透层,而低渗透层的原油就很难被驱赶到通道。

  精细调剖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让水按照需求进入每个地层。具体做法是往水井里注入调剖剂,就像给大门装上“限流装置”,防止水流一股脑涌入“舒适区”。这样一来,水流就只能乖乖地抵达目的地,去驱替那些原本难以开采到的原油,让油井产出更多的原油。

系统规划“一盘棋”

老油田再次焕发“青春”

  数据显示,准东油田注水开发油藏占比72%,产量贡献率达79%,精细注水已成为其产量提升的关键支撑。

准东采油厂套损井治理现场。(图片由准东采油厂提供)
  今年年初,聚焦示范区建设的技术、管理、效益三项示范目标,准东采油厂从完善机构、配强力量、保障资金等方面夯实管理基础,形成厂、研究所、作业区三级管理,设计未来三年年均注水费用保持5%增幅。

  同时,准东采油厂还确定了“创标需稳标”的工作思路,通过“开发指标一提两控(提高采收率、控制自然递减率和含水上升率)、管理指标三项提升、效益指标好中创优”等三大举措,有效控制自然递减率和含水上升率,提高采收率,提升注水管理效能,夯实油田上产基础。

  为保证注好水、注够水、有效注水,各作业区结合实际,切实做好注水井现场管理。

  火烧山作业区紧紧围绕“提高注水合格率、完善注采对应关系、控制含水上升率”的工作思路细化注水管理,对注水施工作业做到日跟踪、周分析,在施工要求、工序、质量以及安全环保等方面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注够水、注好水是水驱开发油藏保持地层压力的关键,也是油藏效益开发的重要基础。为让油藏在“喝饱水”的同时,能喝上“健康水”,准东采油厂严格控制含油、悬浮物、三项细菌及粒径中值等指标;同时,通过清洗注水干支线和注水井密闭洗井等方式,优化各节点注水环境,从源头改善注水水质。

  如今,准东采油厂以火烧山油田为范本,将“五四三二” 稳产模式转化为老油田新生密钥。其构建的精细注水技术体系与管理模式,正推动低渗油藏开发从“经验驱动”向“创新驱动”跨越。这不仅为我国石油工业探索出老油田二次开发的新路径,更以技术创新践行“端牢能源饭碗”的使命担当,让老油田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责任编辑:沙露
本期编辑:邵文静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