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油田转型 向“智”而行——准东采油厂以物联网补强工程开启智慧油田新征程纪实

2025-08-26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叶子 通讯员 徐睿洋

  准东采油厂坐落于准噶尔盆地东部,油区面积达1.2万平方千米,是新疆油田辖区最大的采油厂。辽阔的地域使得油井分布极为分散,油井现场管理面临着巨大挑战。面对这一困境,早在2020年,作为新疆油田公司重点建设工程的油气生产物联网建设工程已在准东采油厂启动实施。多年建设积累的经验与成果,为后续深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准东采油厂全面推广原油拉运智能安防调度系统,构建智能生产新场景。(图片由准东采油厂提供)

  近年来,准东采油厂积极响应中石油集团公司及新疆油田公司信息化战略部署,将加快物联网补强、推动数字化全面转型纳入核心发展规划。进入2025年,该厂以“坚持数智赋能不动摇,推动生产运营优化升级”为指引,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核心任务,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完善、稳步推进”原则,精心编制3至5年物联网完善提升方案,全力推进采油厂物联网补强工程,加速生产模式向数字化转型。

从“阶段突破”到“全面升级”

夯实数智基础

  目前,准东采油厂在物联网建设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厂物联网上线率达到99.7%,井场全参数覆盖率达到94%;157座站场里,141座小型计量站已实现无人值守率100%,12座中型站场的无人值守率也达到14.3%。

  基于此,准东采油厂规划了进一步的发展路径。

  2025年,在覆盖范围拓展上,该厂计划新建29口油井实现数据采集远程启停,新增38座计量站的基本工艺参数采集;同时,敷设58公里光缆到38座计量站解决通讯传输问题,并拓展北斗通信覆盖143口边远井,实现边远井数据100%上线。在系统功能强化方面,构建“全域覆盖—分级管控—智能联动”的视频安防体系,预计可将违规操作发生率降低72%。

准东采油厂生产指挥中心现场。(图片由准东采油厂提供)

  在运行能力提升上,该厂自主完成火烧山作业区120口单井480块无线仪表通讯模组改造升级,降低数据通道拥塞、提高稳定性并节省采购成本;借助原油拉运智能安防调度系统,实现对33口边远生产井及4辆油罐车全过程管控,减少50%放油用工,达成任务智能预测与全流程100%监管。

  此外,该厂还通过建设网管平台、细化功图量液标定、完善生产监控平台、自研无线网桥通信质量监测和动态注采曲线程序等,持续深化物联网应用,多维度提升生产效率。

从“单点突破”到“全域赋能”

重塑生产格局

  为全力支撑业务模式重构、管理模式变革与工作模式创新,准东采油厂锚定核心目标,加快推进采油厂物联网补强工程,打造火烧山新型示范区、沙南西泉103井区无人值守示范区、甘泉河原油智能拉运示范区,建设彩南自主化运维标杆,推动生产指挥中心转型。

  为了打造火烧山新型示范区,准东采油厂通过“已建升级、未建补充、光缆到站、视频监控、含水计量”等举措,致力于实现单井物联网与井场全参数覆盖率双100%、站场全参数覆盖率44.7%,达成传输网络与视频监控的全域覆盖,推动火烧山作业区完成故障巡检与生产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针对沙南西泉103井区无人值守示范区,通过产能井物联网改造、增补液位计与建设含水分析仪,实现井场全参数覆盖、单罐井远程控制,使场站全参数覆盖率近60%、沙南联合站物联网全覆盖,预计减少10%人力投入。

  甘泉河原油智能拉运示范区则以“已建完善、未建补充”为原则,实现井场全参数覆盖,并全面推广原油拉运智能安防调度系统,构建智能生产新场景。

  彩南自主化运维标杆建设聚焦能力提升,目标实现自主化运维能力跃升85%、问题处理及时率提高80%、整体运维能力提升80%,夯实该厂物联网运维根基。

  作为数智化转型的“大脑”,准东采油厂生产指挥中心自2023年7月成立以来,已承担起该厂超2000口井与百余座站场的生产数据监控重任。在明确操作规程、考核制度、应急机制的基础上,编制报警界限值说明,清理误报参数、补全近4000项报警参数,报警有效率从56%提升至83%。截至2024年底,监控系统发现2500余起生产故障,平均发现时间控制在1.5小时内,推动各作业区向按需巡检、精准故障处理模式转变,成为驱动该厂数智化转型的核心引擎。

从“蓝图规划”到“效益兑现”
展望智慧未来

  随着准东采油厂物联网补强工程深入推进,一系列建设规划将带来显著预期成效。

  在物联网单井补强方面,通过对火烧山29口、沙南51口、甘泉河40口油井及5口气井的建设改造,油气水井物联网覆盖率提升至94%,大幅提升数据采集范围。同步推进的46座具备多通阀的计量站改造与含水分析仪安装,不仅能覆盖532口油井,还将使计量站全参数采集完成率达到33%,为油田故障精准巡检筑牢技术根基;而火烧山作业区的光缆到站补强与区域视频监控建设,更将覆盖超95%的油区生产设施,实现远程巡检能力的跨越式升级。

  这些技术革新还将直接转化为人力资源的深度释放。油井物联网的完善有效降低员工巡井强度,含水分析仪的普及可替代33%的取样及常规化验工作量,叠加甘泉河作业区原油拉运智能安防调度系统的推广应用,有力缓解因员工退休导致的人力紧张局面,推动生产运营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模式迈进。

  “准东采油厂物联网补强工程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它不仅解决了当前生产管理中的诸多难题,更为未来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准东采油厂相关负责人说,在数智化的浪潮中,准东采油厂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智慧油田的新征程,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石油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后:

  准东采油厂的数智化转型之路,既是对油田开发难题的主动破局,更是石油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1.2万平方千米的辽阔油区,曾因井场分散让管理举步维艰。而今,物联网的深度渗透,让“千里眼”“顺风耳”遍布油气生产各环节——99.7%的物联网上线率、100%的小型计量站无人值守率,一组组数据背后,是技术创新对传统生产模式的重塑,是“科技赋能能源”的有力印证。

  从“阶段突破”到“全域赋能”,从“蓝图规划”到“效益兑现”,准东采油厂的探索不仅解放了人力、提升了效率,更勾勒出智慧油田的清晰轮廓。这不仅是一座采油厂的转型,更是石油人以数智化思维破解发展难题的缩影。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征程上,这样的变革正为行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书写着传统能源产业向智能化、高效化跨越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沙露
本期编辑:杨艺佩杉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